上海gm干磨店

读娱乐至死有感

时间:2021-03-25 18:30:57 读后感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娱乐至死有感

读娱乐至死有感1

  阅读《娱乐至死》之前,我特意查阅了该书的写作背景,个人觉得《娱乐至死》与《众神狂欢》是姐妹篇,虽然出自不同国家的作者之手,但都是基于对文化浪潮冲击带来的利弊进行思考与探索,前者是谈20世纪后期,电视媒体的异军突起,印刷媒介逐渐式微,甚至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而引发的思考和焦虑,后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文化崛起,各路"众神"迎来了狂欢时代,尤其是文化的众神狂欢而引起的思索和担忧。《娱乐至死》的作者是美国籍的世界着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llPostman,1931~20xx),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教授授衔,并担任纽约大学文化与传媒系主任直到20xx年,波兹曼专注于研究媒介技术大爆发为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该书对于今天的媒介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启发。

  正如《众神狂欢》中提到,但市场文化以新奇、刺激、欲望作为主要特征带来文化市场的变革冲击传统文化时,一部分知识分子首先是"控诉",《娱乐至死》就是一本精彩、有力的严厉的这样的"控诉书"。

上海gm干磨店  《娱乐至死》"正文"部分分为xx章,作者以"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躲猫猫的世界"、"娱乐业时代"、"好……现在"、"走向伯利恒"、"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赫胥黎的警告"十章节来观察主流媒介的变革对大众以及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控诉人类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事物。

上海gm干磨店  通读这本书,作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媒体人,站在今天时代的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不完全认同,毕竟这本书是1985年出版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这样一个时代过程,这本书是作者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作者阐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一个观点。我赞同作者的前瞻性,以及对新媒体出现带来的隐忧、认识到媒介危机等方面具有惊醒的精神,但时代注定是要发展的,科技注定是生产力。我们只能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新生事物以及科技带来的发展利弊。

上海gm干磨店  《娱乐至死》有些观点我也是认同的,在第十章"教育是一种娱乐活动"中,讨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当人们试图通过电视节目来做教学时,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电视是如何定义了"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取知识"?谈到试图通过电视进行教育的行为,有一种教育娱乐化的倾向这样的观点,就今天来看也是利弊都有。比如我们大学生上网课并网上答题和考试,是不是真正做到教育到位?正如书中提到这样的教育"有趣味"了,但是否真正学习到知识?教育实在是一个太大、太重的问题。如何去教育学生或教育自己?教育是研究知识的传播的,小到从老师到学生,大到社会风气的形成。还比如无孔不入的广告,在报纸出现之前,广告的影响力并没有这么大。即使是在报纸主导的印刷机时代,广告也仅仅是以精简的语言蜷缩在报纸的某一个角落,广告被看作一项严肃而理性的事业,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传播信息、发表主张。1985年电视机已经成为美国家庭娱乐的主要项目,各式节目24小时不间断播出,波兹曼认为"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就广告而言,电视时代,广告分分钟插入,人们都习惯看电视广告去购物了……理性消费少了。几十年后的中国情况类似,就我喜欢看的XX电视台,自从电视台商业化以来,为了能在收视率竞争中脱颖而出,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愈发强烈,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内向国外借鉴过来的自产的娱乐节目多如牛毛,各种答题比赛和综艺秀和近期的真人秀等,真正好看的节目不多,是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还是我们娱乐的兴趣下降?就如近期播放的古装剧,本来很好看的剧情和演员不俗演技,结果为了收视率换新剧,电视台剪辑多集,播放时观众表示"断片"、"看不懂"——"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上海gm干磨店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作者提到了两种重要的预言:一个是来自乔治奥威尔,他认为人们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将成为受制文化;另一个是来自《美丽新世界》作者赫胥黎,他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他认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对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提出了两个观点: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上海gm干磨店  在阅读《娱乐至死》时,觉得它有些话语放在今天都特别有意思,比如这段:"而赫胥黎告诉我们的是,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在赫胥黎的预言中,"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着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视着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看守人、大门或"真理部"。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段话指的是电视这个"满面笑容人"的出现造成的精神毁灭……作为学生,也许我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我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尤其是新科技的出现不能理解正常,但一味"打倒"也是心态不够开放的一种表现,作者对当下"娱乐至死"的抨击,倒不如说是对人类自身缺乏识别力和自制力的贬斥。而且对印刷术的推崇显然是一厢情愿,作为警惕可以,拿它来抵触视觉文化和信息飞速传播却没有必要。

上海gm干磨店  但新科技带来的弊病也要正确认识,就目前我们这类现象来说:一方面,抖音、快手、网红、天价明星、Kris吴舌战群雄;另一方面,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精英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却无人问津。娱乐明星相比起国家的"脊柱"们更受关注,这在许多国家也是普遍存在,这是一个社会级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青少年们花费大量时间刷抖音、看直播,这或许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就目前中国新生代线下娱乐消费逐年增长,90、00后已成主力军。另一方面,网络的娱乐化是较电视而言有过之无不及的,而且网络由于可以提供互动而将娱乐精神进一步深化。如今,许多报纸(如经济观察报)都有博客专栏可以说明民间言论的力量,但同时许多人也因此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不经核实的评论,在网络逐渐替代电视侵入我们的文化社会背景下,大众化的、简易直观并以娱乐为导向的文化占领文化高地实在让人无法不担心文化的倒塌。

上海gm干磨店  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至于能不能到"死"的地步,还值得商榷。毕竟,新科技的出现都是伴随着利弊的,这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可以辨明是非,掌控自己去取舍。所以我相信人不会一味满足娱乐,乃至"死"。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比如我外婆外公那辈人,在文革巨大的精神荒芜后的那批大学生,他们的阅读高度,也许数十年内都没有哪代人能够超越,这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

  读完此书,厌倦而思:虽然我不完全赞同书中的一些观点,但还是感谢作者波兹曼,感谢他对这个时代的忠告。

读娱乐至死有感2

  游戏人生,娱乐至死,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两种人生。 我不是戏霸,只能跟着看个热闹,但要说戏迷,我也有份,因为谈起暴雪谈起黑岛我也能做到如数家珍,当然这个戏不是京戏,而是游戏,过去的老人儿听戏看戏,现在的人玩游戏,戏这个东西,不管冷不管饿的,就是个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当下这世道今非昔比,温饱早就不成问题,过去随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细软绸缎,粗茶淡饭玉盘珍馐,人五人六一目了然,现在却是地摊衫做出国际水准,燕窝还是窝头都在肚子里装着,拉出来都一个屎样,都说长相是标签,可被这美容时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准十人有九人回头,剩下一个还是纯爷们,想做个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姐刚才查过没有。

  于是,这年头若想了解人与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异的重点,要拿游戏品种给人分类,分出来的准比国籍民族还靠谱,别看上班上学人都呆头呆脑跟木偶似的,一挨到下班放学,四面八方撒欢往外跑,有钱的去洗浴KTV玩别人,没钱的猫被窝里玩自己,这边寓教于乐的,那边自娱自乐的,就单说这电脑游戏吧,有玩网游的,有玩单机的,有用游戏赚钱的,有玩游戏赔破产的,同样是玩,却玩出了五花三层七荤八素,同样是人,却分出个车炮马卒三六九等。 见过的游戏多了,不敢说戏迷戏霸,好歹也能算个玩家,过去总有些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待到周末节假,三五成群聚到网吧,挥手鼠标猛点,抬头炮火齐鸣,时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时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岂不快哉。近来游戏玩得少了,同玩游戏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为缘于柴米油盐成长的烦恼,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上来就问我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种菜不?我呆若木鸡,他见我两眼发直反应迟缓,又问我,停车不?我转身想逃,他见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问我,开心不?一问三不知,直问得我精神崩溃,摇头翁般反复摇头,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两,道不同不相为谋,彼此无言以对,遂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开心网的第一条规则是,必须谈论开心网,如你所知,第二条也是这个。本来半生不熟的人见面不大容易聊开,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两语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从有了开心网,就像有了组织,上来一句暗号,种菜不,同道中人必定两眼放光,聊成一团,谁偷了谁家人参果,谁拐走了谁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对句宝塔镇河妖,立马出局,土匪跑这儿来凑什么热闹。 不光是开心网,还有QQ游戏,校内,大多休闲游戏走的都是这路子,玩的人多了,范围就广了,再说这玩意还是实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点过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传销似的,别说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顺藤摸瓜偷到你地界来,刘德华要玩这个都能加你做好友,简直成了无往不利的交际法宝,这可乐坏了红男绿女们,找不着对象的,还惦记梦中情人的,缺乏父爱的,童年阴影的,缺心眼的,从条条大路奔向开心网,鸡鸣狗盗,各得其所,本来你的交往圈子这么大(参见白纸上的黑点),现在突然变成了这么大(参见马桶盖),这年头只要东西一大就能叫人兴奋,别管是你种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围,还是那啥。

  开心网的第三条规则是,偷你所认识的任何人,不然你永远发不了财。专心种地的人总会被偷个血本无归,守着偷盗的人总赚得盆盈钵满,我并不是说这玩意倡导了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就是个游戏,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觉熬得两眼跟红灯记似的,就等着谁家菜园丰收谁家动物产仔,然后去偷上一圈,睡觉都能美得淌哈喇子,这就有点过了,耽误事不说,就被这么个破游戏牵着绊着,跟跟拴上条绳似的寝食难安,恨不得上厕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顾着,丢不丢人,傻不傻,听我有个朋友说,他同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也玩这个,每天上课故意迟到几分钟,就为了偷班里女生的菜,偷不着还好,偷到了兴奋得嗷嗷一嗓子能吓死几个,有被偷的女生在网上跟他撒娇,他就更嗨了,满脸涨红,气喘吁吁,荷尔蒙顺嘴角淌下来,跟偷着个黄花大闺女感觉差不多。见过各种上瘾的,但都比不上这个上瘾不靠谱。

  开心网的第四条规则是,有钱在这里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办公室里突然听见某人说他住进了根本买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这辈子也别想的车,千万别以为他中彩票了,也别打电话报警,不用说,肯定又是个开心痴迷者,忘吃药了。我见过玩这东西一大款,现实中穷得叮咣响,月供房贷,下养家小,靠着没日没夜守着停车偷菜,终于手头积攒了几套别墅,几队名车,毕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赠别人一辆雅阁,明天赠套房子,网上人皆以大哥相称,每天排着队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顶十次。我想说的是,游戏虽然不至于拔高到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但全民开心,却是一个时代民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完美体现,全民以偷为荣,以穷为耻,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认倒霉,掉块馒头大家偷,手快有手慢无,本分挣钱老无所依,人人都想另辟蹊径,偷钱得手为富豪,偷人得手为情圣,欺穷不欺贼,笑贫不笑娼,现实这样也就罢了,流行个游戏竟是虚拟现实,上天入地,简直想逃都没处逃。

  最后我还要说,到底什么是游戏,有人说游戏嘛,不就是玩嘛。小时候拍洋画,上面印着关公秦琼,弹玻璃球,地上划有黄河刀坑,骑马打仗,上轿娶亲,长大后玩仙剑,玩星际,玩反恐,有人扮侠客,有人扮将军,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纷飞,快意恩仇,游戏是战争,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肠,是和平年代的元帅梦,是浮躁时代的孟婆汤,归根结底,游戏是什么?游戏就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里,未来的终点就在哪里,而当一个民族最受欢迎的游戏竟然是现实的翻版,种地,偷菜,停车,买房,理想与现实完全重合,想象力一头扎进脚下黄土,就地终结,那么放眼望去,单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娱乐至死,当人人低头看脚下的路,有几人仰望头顶灿烂的繁星。

读娱乐至死有感3

上海gm干磨店  《娱乐至死》读后感刚看题目《娱乐至死》我想娱乐也可以致人死地吗?娱乐是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就好比如说电视,《娱乐至死》读后感。在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的时代里,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慢慢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但是当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时,就印证了波兹曼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继续往下看我们慢慢会发现娱乐的恐怖性,说成娱乐至死一点也不为过。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提出了两个观点: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以上两者,是对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也可看作是对今天中国的预测。虽说波兹曼的这一判断语调平和,但却内含绝望之心———电视1900年诞生至今不过百年,但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在那张壮阔无比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多么残忍的谋杀,多么恐怖的地震,多么荒诞的政治丑闻,只要主持人温柔地说一声“接下来”,一切便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得干干净净……于是,如今我们每日沉浸其中的所谓“信息环境”事实上已成为“电视”的一面镜子,不仅失败的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而且,新闻的价值也仅仅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少笑声或嘘声……更有甚者,非凡品德、完美的人格之类,也仅仅取决于“化妆术”的高下……为此,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任何专制在历史中都仿若云烟,转瞬即逝,但另一个场景却越来越快的逼近我们,我们俨然已经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电视文化,超级女声,明星学者,当《论语》也只有在借助于电视媒介才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时,孔子若泉下有知,也不知当喜当悲。在这起事件中,《论语》讲的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接受的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电视里吸收文化,并以此为天经地义,实际上,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成功的扮演了一个“神话”的角色,而这也正是尼尔波兹曼教授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所要批判的,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波兹曼举了一个例子,在今日的社会中,任何所谓的信息,在一个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无法存在的,他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简言之,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再者,更危险的或许是它的这种想法甚至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或者是鼓励。近代的工业发展确实是给大众带来了福音,但物质的发展和精神的进步从来就不是必然成正比的,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电报的出现使信息的含义重新被定义,实用性和及时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娱乐性,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这样的状况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今天。今天真的是进入了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从电视到电脑,信息呈现爆炸的趋势,但又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句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在信息的海洋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但电视的特点,注意是电“视”,主要是用来看的,它的巨大的优势就在于那丰富多彩的画面,让人们应接不暇,无法思考,画面间隔的时间之短使人们丧失思考的时间,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为人们如果通过眼睛就能够去理解某些事物,就没有人再愿意通过大脑去思考,这或许是人类的天性。当今天,从政治到学术,无论什么内容,如果不披上娱乐的外衣,不屈从于观众浅表阅读的口味,就无法能够有效的传播。这或许是出现了一种病态,用波兹曼教授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的良方?只是,我最不希望出现的状况就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要告诉我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至于能不能到“死”的地步,还值得商榷。毕竟,人是矛盾体,崇高卑微、冷漠同情、自私牺牲、类似的太多矛盾情感都能附身在同一人身上,这就仿佛人体内的调节反馈机制。所以我相信人不会一味满足娱乐,乃至“死”。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比如文革巨大的精神荒芜后那批大学生,他们的阅读高度,也许数十年内都没有哪代人能够超越。这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当然,还是感谢波兹曼,感谢他对这个时代的忠告。 但是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有着铁一般事实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