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m干磨店

孤雁

时间:2021-03-22 12:13:50 诗词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孤雁

孤雁1

  一声绝望的悲鸣,

上海gm干磨店   划破夜的长空,

上海gm干磨店   直冲云霄之巅。

  那撕心裂肺的痛,

  那鲜血未干的伤,

  那惨烈蜕变的壮烈,

  化作午夜的泪雨,

上海gm干磨店   纷飞在夜空的尽头。

  狂风怒吼里,

上海gm干磨店   你拍打着伤痕累累的翅膀,

  一笑而过。

  断,

  红尘浮世的纷扰,

  离,

  醉月迷花的酌酒,

上海gm干磨店   舍,

上海gm干磨店   深闺梦里的胭脂泪。

  夜的星空里,

上海gm干磨店   只留下你旧日的柔情,

上海gm干磨店   还有此刻的悲悯和苍凉。

孤雁2

  《孤雁》

  作者:崔涂

上海gm干磨店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上海gm干磨店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上海gm干磨店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解】:

上海gm干磨店  1、之:往。

  2、失:失群。

上海gm干磨店  3、渚:水中的小洲。

  【韵译】: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上海gm干磨店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上海gm干磨店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上海gm干磨店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评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

  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

  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

  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

上海gm干磨店  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孤雁3

  孤雁 杜甫

上海gm干磨店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上海gm干磨店  望尽似犹见,

上海gm干磨店  哀多如更闻。

上海gm干磨店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杜甫诗鉴赏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同时又融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上海gm干磨店  开篇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而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思念它的同伴!不仅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清人浦起龙评论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

  次联境界骤然开阔。高远浩渺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引起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愁: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诗人所思念者不仅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而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思绪。

上海gm干磨店  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

  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那失去的雁群仿佛总在它眼前晃;似乎那雁群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1987·《唐诗鉴赏大典》

  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池矣!(《读杜心解》)

上海gm干磨店  结尾以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痛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理解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面对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上海gm干磨店  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更兼有光和影能给人以立体感,可谓神来之笔。

孤雁4

上海gm干磨店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上海gm干磨店  南宋词坛的名家姜白石推崇前蜀词人牛峤的《望江南·衔泥燕》为咏物而不滞于物是说咏物要切合物,但又不能停留在物上。假如咏物而只停留在物上的话,即使你写得怎么维妙维肖,境界也不高,意义也不大。这个说法是颇有道理的,历代着名的咏物词的确也大都如此。被张炎《词源》推为“真是压倒今古”的和韵词,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通过咏杨花来写爱情的;也是被张炎《词源》评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的姜白石的《暗香》,是通过咏梅来怀旧的,《疏影》是通过咏梅来写兴亡之感的。这都是咏物而不滞于物的。张炎自己的这首《解连环·孤雁》也正是这样的咏物词。

  这首词上片的“楚江空晚”、“离群万里”、“自顾影”、“沙净草枯”、“水平天远”极力描绘出一个空阔、黯淡的境界来衬托雁的孤单,紧接着用“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把失群的雁排不成雁阵和《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的故事巧妙地融化为一,进一步点出雁的孤单。据孔行素《至正直记》说:“张叔夏《孤雁》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可见这在当时也是受称赞的。

上海gm干磨店  转入下片,作者用重笔以绵绵不断的旅愁,以汉武帝弃置陈皇后的寂寞凄凉的长门冷宫,以桓伊抚筝歌“怨诗”的凄清声调来渲染孤雁羁旅哀怨之情。水穷云起。在极端哀怨中,它想到失去的伴侣,想到失去的伴侣的栖止,想到失去的`伴侣的心情。从失去的伴侣的心情又幻想到有朝一日忽然重逢的惊喜和坚贞的操守。描写是那么的细致、曲折而又自然,没有给人刻意为之的感觉。

  张炎在《词源》中说: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馀不尽之意始佳。”《解连环·孤雁》这首词的结尾,就是这种理论的实践。这首词的结尾仍然和它的前面部分一样,没有用“孤”、“独”、“单”、“只”这类的字、词来作结,却是和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的结尾用美人独凭画栏反结“双双燕”本意一样,用“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作结,以双燕反结孤雁。词显然宕开,用了双燕,但“未羞他”的还是孤雁,作者自始至终紧紧扣住的还是“孤雁”。而这样反结,却既有波折之妙,又给读者留下了很宽广的思索余地。

  但是,张炎这首词并不只是单纯描摹孤雁的形、神及其境遇,而是把雁和人巧妙地融化为一,写雁的孤单就是写人的孤单,写失群孤雁及其困苦是用来比喻他自己国破家亡后,南北奔走,羁旅漂泊,过着和过去“翩翩然飘阿锡之衣,乘纤纤之马”(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叙》)显然不同的、困苦、凄凉、孤独的悲痛生活。这正是他在《清平乐》中写的“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在《甘州》中写的“零落一身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然,张炎这首词也并不仅只是用失群孤雁来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涯,他在上片“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之后,又重复用苏武的故事:“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前后同用一事,而词意不显得重复,这既说明玉田文字技巧的惊人,更表现了他感情的沉痛。在这里,他显然既是怀古,更是伤今。这时在大都还囚禁着被掳北去的那些坚持民族气节的爱国者,他非常怀念他们,崇敬他们,就像他怀念、崇敬苏武一样。其实不止于此,就是对那些隐居不仕的宋朝遗民,他也是怀念、崇敬的,在他自己说“动黍离之感”的《月下笛》中,他念念不忘的“犹倚梅花那树”的“翠袖”佳人,就是这些遗民。词下片末尾的“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则又明显地是指投降元蒙统治者而得到高官厚禄的南宋状元宰相留梦炎之流,在这些飞黄腾达的败类面前,词人虽困苦而“未羞”,这表现了他的坚贞,也表现了他对坚持民族气节者的肯定,对屈膝投敌的败类的鄙视,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感情,对现实的态度。

  我们可以说,张炎这首《解连环》咏的是孤雁,但它没有拘于孤雁,而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身世家国之感的。是咏雁也是咏人,是亦雁亦人,浑化无迹的佳作。

孤雁5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上海gm干磨店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上海gm干磨店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注:①藤床纸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②吹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见《列仙传》。

  (1)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上海gm干磨店  (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

  14、(1)《孤雁儿》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自己的凄冷孤苦之情,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孤雁儿》①以哀景衬哀情,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②伴我情怀如水一句,用比喻手法,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③衬托,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④用典,两处用典,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表达了深重的哀思。(或答借景抒情等均可给分)

  【译文】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赏析】

上海gm干磨店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词调原名《御街行》,后变格为《孤雁亡》,专写离别悼亡等悲伤之情。词人取后者,盖以自况。

上海gm干磨店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门见山,倾诉寡居之苦。藤床,乃今之藤躺椅。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在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意境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沉香断续玉炉寒,使人想起词销金兽 。然而着一寒字 ,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伴我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上海gm干磨店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而且显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下阕正面抒写悼亡之情,词境由晴而雨,跌宕之中意脉相续 。小风 句,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

上海gm干磨店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层次鲜明,步步开掘,愈写愈深刻;但为什么无佳思 ,为什么情怀如水和泪下千行,却没有言明。直至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才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吹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典故,见《列仙传》。这里的吹箫人是说箫史,比拟赵明诚。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她倚阑同赏呢?词人回想当年循城远览,踏雪寻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怆然感伤。

  结尾三句化用陆凯赠梅与范晔的故事,表达了深重的哀思。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诗以赠。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却缭绕不绝。

上海gm干磨店  这首词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咏梅悼亡,浑然一体;口语入词,以俗写雅。

孤雁6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上海gm干磨店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

  1.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上海gm干磨店  2.诗人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上海gm干磨店  3. (2分)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突出了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的渺小单薄(或形单影只)。(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

  4. (3分)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自己漂泊生涯苍凉的感慨。(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如答出一点给2分。)

  1、读杜甫的《孤雁》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诗中孤雁和野鸦的形象特点。

  (2)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实际上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2、(1)孤雁思念同伴,非常执着。野鸦则是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的象征。

上海gm干磨店  (2)对亲朋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孤雁7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内容】

  藤床纸帐朝眠起。

上海gm干磨店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上海gm干磨店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上海gm干磨店  又催下、千行泪。

上海gm干磨店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着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纸帐:纸制之帐。

  沉香: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沉水”

上海gm干磨店  断续:《花草粹编》作“断”。

  玉炉:玉制香炉。也泛称高级香炉。

  三弄:古笛有《梅花三弄》。

  萧萧:《花草粹编》作“潇潇”。

上海gm干磨店  肠断:指人极度哀伤,柔肠愁断之意。

  一枝折得:折取一枝梅花。南朝陆凯与范晔交谊甚深,陆凯从江南遥寄一枝梅花给长安的故人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寄一枝春。”表现对挚友的慰藉和深厚的情谊。

  【赏析】

上海gm干磨店  此词为咏梅词。应作于赵明诚病殁之后。表现了女主人对亡夫的缅怀悼念及对亡灵的慰藉之情。

  此词既没有直接描绘梅的色、香、姿,也没有去歌颂梅的品性,而是把梅作为作者个人悲欢的见证。她是为抒孤怀才借梅花以表对亡夫的悼念之情。起笔于景,落墨于情。开笔入题,但含而不露,笔无虚设。层层布景,如层峦叠嶂,景景呈新,借景抒情,情随景迁,景景生悲。此词巧妙灵活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属词林佳品。